农业农村部印发重要文件,提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8条意见
来源:中国水产官方微信公众号   作者:农业农村部   日期:2018-07-31 11:39:59   字体:【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8条意见。

    意见一: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意见指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农业农村生态文明。

    意见二: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意见指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等制度,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构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财政资金投入向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领域倾斜,完善生态补偿政策。

    意见三: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大行动

    意见指出,一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二是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三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四是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大力发展池塘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五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六是加大农用地膜新国家标准宣贯力度。

    意见四: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意见指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动员能力,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垃圾收集转运等服务。同时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鼓励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管护,开展房前屋后和村内公共空间环境整治,逐步建立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百县万村示范工程”,及时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案例。

    意见五: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

    意见指出,加强污染源头治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涉重金属企业排查,严格执行环境标准,控制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同时加强灌溉水质管理,严禁工业和城市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意见六:大力推动农业资源养护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统筹推进工程节水、品种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治污节水,调整优化品种结构,调减耗水量大的作物,扩种耗水量小的作物,大力发展雨养农业。建设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治理、轮作为主、休耕为辅,集成一批保护与治理并重的技术模式。

    加强水生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实施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旗舰物种拯救行动计划,全力抓好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大力实施增殖放流,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完善休渔禁渔制度,在松花江、辽河、海河流域建立禁渔期制度,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和海洋渔船“双控”制度,加强幼鱼保护,持续开展违规渔具清理整治,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意见七:显著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意见指出,要突出绿色导向,把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转到低耗、生态、节本、安全、优质、循环等绿色技术上来。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布局,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倾斜。

    印发并组织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技术需求对接,促进产业与环境科技问题一体化解决。发布重大引领性农业农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加强集成熟化,开展示范展示,遴选推介一批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农业农村主推技术。

    意见八: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意见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原文转自:中国水产官方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k38wwIDYdPuyIjDy0OUpg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4024974号-1    版权所有:休闲垂钓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凯晟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56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