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 ——“鲥不再来”
来源:《长江口鱼类》   作者:庄平、王幼槐、李圣法   日期:2020-08-04 09:12:18   字体:【

  鲥鱼曾有“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的名气,为何现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并在1998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二级野生保护。 

  鲥鱼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平时生活在海洋,分部在60m等深线以内水域,以20m等深线以内为多。鲥鱼体呈椭圆形,高而侧扁,腹部具棱鳞。头部无鳞,体被圆鳞,不易脱落。背部灰黑带蓝绿色光泽,体侧银白色,各鳞灰黄,背鳍和尾鳍边缘灰黑色。鲥鱼一生多次产卵,产卵群体中既有首次成熟的补充群体,又有以往已繁殖过的剩余群体。 

  鲥鱼是长江五个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作业方式主要是流刺网,作业地点在长江下游。长江中下游鲥鱼历年产量,在20世纪60年代较稳定,年产309-584t,平均年产440t70年代产量波动比较大,年产72-1669t,平均年产475t80年代产量剧降,仅年产量12-192t,平均年产79t,到1986年仅12t80年代后期数量更少,已不成为渔汛,如今已濒于绝迹。资源衰退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过度捕捞 

  长江鲥捕捞强度逐年加大,生产规模失控,1977年以后产量一路下跌,产卵群体不仅数量减少,而且性成熟提早,成熟个体变小。 

  2.幼鱼大量被捕杀 

  仅据19737-9月鄱阳湖北部松门等几个生产单位不完全统计,共捕幼鲥40t,高达1856万尾。幼鲥出湖入江以后在长江口又遭到挑网、深水网的拦截,1973年启东县收购幼鲥约有21万尾。鄱阳湖的豪网,长江口的挑网、深水网都是定置的密眼网,网目小,对幼鲥杀伤力很大。

  3.鲥鱼下海后在生长肥育阶段遭截捕 

  沿海有鳓鱼流网、大围缯等捕捞。在浙江温州还有一种专捕鲥鱼的定置网,俗称“高季”,专捕个体体重1.5-2kg以下的鲥。海上捕鲥量增加,溯江产卵者必然会减少。 

  4.水利工程的影响 

  赣江的万安大坝、钱塘江的新安江大坝和富春江大坝的建成,使赣江和钱塘江鲥产卵场发生率根本性变化,径流量减少,使水文条件不利于鲥的溯河与产卵,流速、水位等生态条件的相应改变,直接影响鲥的正常繁殖。 

  5.工业污染 

  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严重,鄱阳湖已经收到重金属的污染,锌超标率达90%,铜的超标率达20%-30%,酚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均较高,超过了渔业用水标准,幼鲥在该湖要生活2-3个月,湖区水质污染,必然会危及幼鲥的正常发育。 

  6.近亲繁殖 

  20世纪80年代后期,例如:赣江中游峡江产卵场,进入产卵场的有限群体数量十分有限,小群体的繁殖不可避免的产生近亲交配,导致群体基因库的萎缩,后代生长速度减小,繁殖率和适应性降低,种群生存能力下降。 

  在历史上,鲥鱼因为每年初夏要溯江洄游产卵,“来去有时”而得名。如果再不加强对水生动物的保护,可能所有的鱼类将变成“鲥不再来”。 

  (以上节选自庄平、王幼槐、李圣法《长江口鱼类》。) 


转自: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4024974号-1    版权所有:休闲垂钓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凯晟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562106